白鹤亮翅教学。
1. 身体往下松沉,此时要松胯,往下松,松到右手踩到胯旁,收右脚,抄右手,正前方上步,出步。初步时注意这里是虚步,脚跟中低,脚尖微翘,现在是虚。
2. 现在的境界在这个地方,现在按着它,就按着动,石在后面角,现在按着它,扣脚,就把人带走了。因为石角旋转过来,这个地方进不能丢,一定要有棚进。
3. 现在想收左脚,右胯一定要放松,往下沉,往里收,往外旋,收左脚,这时上下形成对拉。现在身体重心不是正方向,而是斜方向,朝南起势,这个动作应往东南方向。左脚点地,螺旋撑掌,到额头上方,现在劲就送到指尖上了。
4. 右手劲灵在这个地方,也就是按着,往下踩,手往上捧,同样捧不动它,定时动作,当下也是一样,要撑圆,圆当松胯,后背也是饱满的,这里是一个圈,腰圈,胯圈,这三个圈都做出来,上下进,现在右手是左脚给力。
吴公仪,名润泽,字子镇,吴家太极拳宗师吴鉴泉长子,乃吴氏太极拳代表人物之一,曾任民国山东省长屈映光的武术总教练、香港鉴泉太极拳分社社长。
吴公仪是山东人,做过山东省长屈映光的武术总教练、张宗昌的搏击队总教官、黄埔军校学生部及高级班太极拳教官、中山大学体育系讲师,有着丰富的武术教学经验,教拳认真负责,方法得当,吸引了众多弟子加入鉴泉太极拳分社,在香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他从内地来到香港后,曾经在公开场合说了一句话“从北方走到南方,未逢敌手”。没想到,惹祸了。
这句话经过媒体报道后,立即引起香港当地白鹤派名师陈克夫的强烈不满。当时陈克夫身为香港拳击冠军和白鹤拳的传人,陈克夫针对吴公仪的话,在报刊上公开宣称:“你由北至南未逢敌手,我由南至北也未逢对手。”
陈克夫并非等闲之辈,少年时曾经学过西洋拳、洪拳及日本柔道。后来,陈克夫拜师于白鹤拳名宿吴肇宗、邝本夫门下,成为了一名白鹤拳高手。1952年,陈克夫在澳门开创白鹤健身院,招收弟子,教习白鹤拳。
陈克夫还在报纸上公开表示如果吴公仪拒绝这次比试的话,那么就请他自己即可离开香港返回上海。吴公仪和陈克夫在报刊上隔空论战了一段时间,谁也说服不了谁,语气则越来越激烈。半年后,他们认为“光说不练假把式”,决定举行一场擂台赛,用比武来一决高低。 当时的香港禁止在公众场合举行擂台比武,最终,这场万众瞩目的比武在1954年的1月份于澳门花园游泳池正式开打。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比武所募得的资金款项皆用在了救济香港受火灾之害的众多难民。
吴公仪和陈克夫二人比武的消息一出,当时可以说是轰动了整个港澳地区,据说两人比武当天擂台下的现场观众就有近乎1万多人。
在进行擂台比武前,吴公仪和陈克夫在律师见证下,签下了一份生死状,同意拳脚无眼,各安天命,如有差池,互不追究。
1953年,吴公仪与陈克夫在澳门新花园比赛武术,当时轰动港澳。图为当时的澳督史柏泰伉俪亲临参观比赛时场面。
陈克夫坐在台上,细心聆听比赛规则。右一为何贤、即现任澳门行政长官何厚铧之父亲。
吴公仪上台,气定神閒,静待切磋。
陈克夫与吴公仪两人开场握手为礼
澳督史柏泰主持陈对赛之颁奖礼。
第一回合
两人互相对峙片刻,陈克夫率先发起攻势。以一触即退的游斗方式尽量与吴公仪保持一定的距离,吴公仪选择以静制动,没过多久吴公仪就穿破了陈克夫的护手,击中了对手面部。而陈克夫则立马改变策略使出“豹子连环手”,一口气猛攻了十余招每一拳都直逼吴公仪的面门,同时其攻势亦是变得十分密集。
吴公仪被陈克夫迅猛的攻势逼到擂台的绳索边,他抓住时机瞬间闪身离开擂台边缘,同时一记挂击打中了陈克夫鼻子。陈克夫受此一击流出鼻血,而吴公仪则乘势连环出拳追击,一时间双方在擂台中路拉开架式打在了一起。
可谁知陈克夫的鼻子却一直血流不止,其身上的白衣更被染红了一大片。此战的评判主任何贤(何厚华的父亲)见状赶忙鸣钟叫停,以至于这本该打满5分钟的第一个回合仅持续了2分钟就无奈暂停。
第二回合
陈克夫仍以迅猛的快攻为主,吴公仪则选择以逸待劳。
当陈克夫绕步在擂台上走了半圈后,瞬间使出一招“白鹤兜罗手”击中了吴公仪腰部。谁知吴公仪却以太极拳小圈子贴身短化破解了这一击后,当即又借力抽空左手,并以右手使出一招“肘底看槌”击中了陈克夫胸部。
与此同时,吴公仪趁势跟进又是一记重击打在了陈克夫的右前臂上。陈克夫以高脚踢技发起反击。吴公仪则以左分脚进行反击。
当裁判看出擂台上的二人都动了真火以后,生怕放任他们再打下去会闹出大事,这才叫评判主任何贤(何厚铧的父亲)叫停,这一回合也只打了大约1分钟左右。
比武结果
擂台比武的结果怎样呢?裁判何贤宣布,比武双方“不胜、不负、不和 ”,以平局收场。
香港太极拳名家吴公仪和澳门白鹤拳名家陈克夫因为南北功夫之争,相约在擂台上一见高低,此事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报纸媒体,以此为热点大肆宣扬,迎来了销量的高潮。《新晚报》看到这里巨大的商机,便开始连载武侠小说。最开始写的是梁羽生,连载《龙虎斗京华》,在香港报界引起热潮。梁羽生也名声大振,后续创作出了《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江湖三女侠》、《大唐游侠传》、《云海玉弓缘》、《白发魔女传》、《慧剑心魔》等名作,被誉为新武侠小说开山鼻祖。
由于各大报社均来约稿,分身乏术的梁羽生就推荐同事查良庸(金庸)进行武侠小说创作,开始连载武侠《书剑恩仇录》,后续创作出了《笑傲江湖》、《天龙八部》、《鹿鼎记》、《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名作,终于成就新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
两位武侠泰斗竟因一场3分钟的擂台比武,而步入江湖,创造了不朽的成就。
汉代司马迁的《刺客列传》为武侠小说萌芽。
明代施耐庵的《水浒传》被誉为中国武侠小说之祖。
清代武侠小说代表作有:
石玉昆的《三侠五义》、 唐芸洲《七剑十三侠》、 文康的《儿女英雄传》(十三妹)。
民国武侠小说主要有南向北赵和北派五大家。
平江不肖生(向恺然):《江湖奇侠传》
赵焕亭:《奇侠精忠传》。
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系列、《青城十九侠》和《云海争奇记》等。
宫白羽:《十二金钱镖》。
郑证因:《鹰爪王》八部曲
王度庐:《卧虎藏龙》《剑气珠光》等“鹤铁五部曲”。
朱贞木的代表作《七杀碑》。
20世纪50年代后,以金庸、古龙、梁羽生为代表,被称作新派武侠小说三大家。
但据说看过这段比武视频的一部分人,普遍感觉毫无观赏性,比现在的搏击赛差多了,毫无章法可言。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这场大赛的见证判者中,有一位邢台籍的太极拳名家——董英杰,并且董英杰还亲自登台表演太极拳。董英杰作为与叶问同时代的香港两大武术名家之一,其武林地位还是可以的。邢台籍太极拳名家董英杰为公证人之一。
董英杰亲自登台表演太极拳。
董文科,又名董英杰(1897——1961)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北街人,杨式太极拳名家,杨澄甫十大弟子之一,其推手功夫排第一,善柔挫之力,功高胆大,擂台赛上,指远打近,以推手斗散手,连胜十场,听劲极佳,懂劲最好,为澄浦师主要相手。
十三岁开始习武,曾师从李增魁学习“十三式”,又向太极拳家李香远学艺。后成为杨澄甫入室弟子,极得杨澄甫识重,随杨澄甫游历名川大山,以武会友,尽学杨式之精华,成为杨氏传人中代表性人物。杨之《太极拳式用法》即为其手编。
董文科曾在北平(即北京)开馆授徒,后又只身南下,到江苏苏州开办拳场,广收弟子,影响颇大。当时太极拳在南方已有流传,但郝式太极拳的传播董文科是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1932年,董师在南京打擂,一举打败三个外国拳王,大长了国人志气,被誉为“中华英杰”。此后,“董英杰”名扬海内外。晚年,他定居香港,创办太极健身院,传播武术于港澳及东南亚一带,发扬国术之光。
其功底淳厚,拳架气派宏大。在技术上有所创新,理论研究亦独有心得。著有《太极拳释义》一书,极受好评。长期在香港、新加坡等地授拳,弟子遍布世界各地。子董虎岭、女董茉莉皆为太极拳著名人士,并分别在美国、香港等地传播太极拳多年。董英杰有著作《太极拳释义》。
一代太极名家董英杰对太极拳的一些见解和经验,闪射出他独到的武术思想和教学观点,在很多问题上都甚有见地。
1.“太极”是什么?
董英杰说:“道经云,一阴一阳谓之道,太极即阴阳也。"所以他认为练太极拳的人,"举手投足,务必注意一阴一阳,一虚一实。”
2.太极拳是什么?
董英杰说:“太极拳本系武当内功。”“太极十三势,本为导引功夫。导引者,导引气血也。”
十三势架永无已,所以因之名长拳,
任君开展与收敛,千万不要离太极。
董英杰认为,太极拳是我国古代导引术之一种,在武术运动中属武当内功拳的练法。这种拳术以“十三势”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构成架式及套路。练时如行云流水,粘连不断。所以古时候称它为长拳。在练的风格上可以练大架子,舒展开扬些;也可以练小架子,小巧紧凑些。但无论如何,在练法上任何动作必须注意到一阴一阳,一虚一实这一特点。这才是太极拳。
3.太极拳的奥妙
董英杰说:“练拳与对敌,总不离一虚一实。虚能实,实又能虚,人不知我,妙在其中矣。全部太极拳之精华奥妙,总在此虚实二字之妙用。从练拳方面,马步之虚实,肩肘掌指之虚实,身形转换之变化,亦含虚实,处处分清,自然运用自如。”
董英杰又说:“字面易懂,功夫却难”。“练拳离不了松肩坠肘,气沉丹田,尾闾中正,虚灵顶劲。”
董英杰解释上述四点要领对初学太极拳者很有教益。这是打好太极拳的基本功夫。
4.太极拳怎样练法?
董英杰说:“太极练法,以心行气,不用浊力,纯任自然;筋骨鲜折曲之苦,皮肤无磋磨之劳。不用力何能有力?盖太极练功,沉肩坠肘,气沉丹田。气能人丹田,为气总机关,由此分运四肢百骸,以气周流全身,意到气至。练到此地位,其力不可限量矣。先师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即此之谓也。”
所以董英杰又说:“人欲锻炼身体者,必先练太极最相宜。”
5.练太极拳应如何呼吸?
董英杰说:“练习时呼吸,要自然呼吸;不要勉强行深呼吸。功夫纯熟,自然呼吸调匀;否则有害无利。”
董英杰又说:“功夫纯熟,气血调匀,百病消除。千万不可自作聪明,如舌顶上腾,气沉丹田等。功夫到后,自然气沉丹田而行百脉,此乃自然之理,不可以人力强求。”
6.拳论说的“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细密矣”是什么意思?
董英杰说:“开展,大也;松其筋肉。初学练拳先求姿势开大,所谓舒筋活血,容易转弱为强。强而后研究外能筋骨肉合一,内有精神相聚,谓之紧凑。内外兼修,加以动静变化,自开展而及紧凑,身体而使用全,可至臻密境矣。如说拳大练小练则误矣。”
7.何谓“先在心,后在身”?
“先在心,后在身”是《行功论》的一句。董英杰对这句有独特的见解。他说:“初学对敌用心之专,恐不能胜,练成之后,无须有心之变化,身受击自能应敌,心中不知敌己跌出关,即为不知手之舞之。初学在心,成功后在身,犹如初学珠算,心先念歌,手操之,熟后心不歌,手能如意。是先在心后在手,拳理亦然。”
8.技击咸言
董英杰在他的《经验谈》中说:“人具灵感。譬如我拳击一人,彼人当以手推开或身子闪开,决不能静立待打。抵抗,人之本能也。……一拳击去,对方能抗能空,变化无定,此人之反应也。拳术家有三字:稳、准、狠。等闲我不发劲,发则所向披靡。然何以求稳、准、狠?先须求灵感。如何求灵感?读者应在王宗岳先生之《行动论》内求之。即‘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须在似动未动之时,意未起形未动之间,争此先着,所向披靡矣
董英杰先生这些观点对太极拳爱好者和参加武术搏击的人当有所助益。
相关问答
太极 拳里 白鹤 亮翅的后面一式怎麽做呀?太极拳里白鹤亮翅的后面一式是搂膝拗步,右手向左画弧,左手向右画弧,收左脚,同时右手向右后展开,左手向右画弧的同时再向左前画平圆搂膝,同时上左步成左弓步...
杨式 太极 拳85式 白鹤 亮翅和退步跨虎定式有什么区?白鹤亮翅和退步跨虎定式在杨式太极拳85式中均为攻防兼备的招式,但两者在动作和作用上有区别。白鹤亮翅以左右开合的动作为主,重在化解对方来势,同时伺机反击。...
太极 拳拗步接捣碓 白鹤 亮翅的实战用法?杨式太极拳中的“白鹤亮翅”是一种凌空高跃的动作,它的实战用法可以有以下几种:1.躲避攻击:当你的对手发出攻击,你可以通过白鹤亮翅的高跃来躲过对手的攻击...
简化24式 太极 拳的 白鹤 亮翅和手挥琵琶的动作有何特点?简化24式太极拳的白鹤亮翅和手挥琵琶动作的特点:白鹤亮翅是由内向外开,是散放的劲儿,比如对方向我冲过来,我双手由内向外分开对方的手的同时由内而外发劲,手...
太极 拳 白鹤 亮翅后是什么动作?以最基础的24式太极拳为例吧1.白鹤亮翅身体面对正前方,步伐为高虚步右脚踏实,左脚虚点地;右手上举,掌心对向太阳穴左手下按左胯处,左右臂是不是很像太极阴...
谁知道哪个版本的 太极拳 里,猴子捞月后面的动作是 白鹤 亮翅? ...白鹤亮翅(口诀: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1、杨澄甫:甲如提手式将人打出,如乙外功甚大,手劲有练抓力的自上抓来,甲逐进身上步,闪过乙手。...
白鹤 亮翅攻防含义?至今陈氏、武氏、孙氏、和氏太极拳中仍沿用“白鹅亮翅”的叫法。由杨氏、吴氏改为有美好寓意的“白鹤亮翅”。它的动作舒展,攻防能力相当强。当对手双掌攻来时...
...、立展 白鹤 亮翅、 太极 之术 - Elelina在意大利 的回答 - 懂得起云手、收马步、俯向海底捞月、立展白鹤亮翅、太极之术开天门,合地户,上于天外飞仙,下施黑虎掏心,霸王之学起云手、收马步、俯向海底捞月、立展白...
...向海底捞月、立展 白鹤 亮翅、 太极 之术 - Katja 的回答 - 懂得起云手、收马步、俯向海底捞月、立展白鹤亮翅、太极之术读诗书、习礼乐、思当修身立德、行要齐家治国、孔孟遗风起云手、收马步、俯向海底捞月、立...
...月、立展 白鹤 亮翅、 太极 之术 - 小红薯FE0DDCBD 的回答 - 懂得起云手,收马步,俯向海底捞月,立展白鹤亮翅,太极之术兰花指,扭蛮腰,面对台下变脸,突现黑须飘胸,京剧门道起云手、收马步、俯向海底捞月、立展白鹤亮...